by 【靈源寺】是真嚴 師姊
在巴利語系的佛教國家中,有誦念這部經的習俗。目前在台灣,似乎只有風潮唱片公司所發行,黃慧音小姐所創作的《慈經》音樂CD流通在市面上。很多人並沒有想很多,以為這張CD只是一個佛教心靈音樂。就像第一次接觸到這張CD的我一樣,兩年前的我也是這麼認為,慈心與善根的不足,我只把它當作音樂來聽,並不多加注意內容。兩年後的機緣下,朋友再次送我這張CD,我還婉拒的告訴他:我已經聽過了!是朋友無心的一句:「跟著一起念,感覺很舒服。」才又引起我的注意。仔細的看過解說,才知道這是佛陀真實所留下的善法。
我修持的法門是靈修,靈修不是宗教,靈修者的意義,簡單來說,只是一種特別注重靈性的修持的行者。有人在道法的教義中注重靈修的修持,於是它們的靈修形式則偏重於道教。有人在佛法的教義中注重靈性的修持,於是它們的靈修形式則偏重於佛教。我們屬於後者。
學佛這些年,學修心、學養性、編資料、整理心得、寫報告、出書。外人看來,好像自己懂得還不少,其實真正學到哪裡,對於佛法到底懂了多少,微薄的只有自己心裡知道。
這些年來,我連基本的『戒定慧』三項就做不全。在家居士要在定中生智慧,除非身無旁騖,心無罣礙,才能真正的定得下心。偶爾在專注的思維之下所悟到的智慧,僅只是皮毛,並未真正的深入到骨裡,成為品德中不再移動的根本。那些偶爾想到的心要,往往在真正最需要的時候使不上力,幫助不到自己。佛菩薩的精髓在慈悲,但一句慈悲要涵蓋一切佛的精義,對我來說,不!應該對多數人來說,慈悲的太虛渺深奧了。
那段時間,在生活上受到了些傷害,我確實沒有對傷害我的人感到一絲絲氣憤,但是我卻無法明瞭這樣的心境,是慈的自然表現?還是心灰意冷之下的空洞麻木?我不停的在想著:「什麼是慈悲?慈愛的心是一種什麼樣的真實感受?如果這樣的心境就是慈心,那麼該用什麼樣的言詞與文字來形容慈心?又該怎麼樣的心境,是真智慧的慈愛?」
這些疑問,卻在這麼巧妙的因緣之下,因這張音樂的歌詞文字,給了我方向。這使我對於CD中隨附的祈禱文,生起了信心。我決定在那天傍晚的晚課時間,做完該有的功課之後,附念上一段這樣的祈禱文。
我的工作是廟職人員,在工作中總有些比較敏感的體驗,第一次在誦念的時候,原本周遭很是波動的磁場,卻在頃刻間靜止,而且是完全的靜止,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正在專注的傾聽這突如其來的禱告!包含了我自己的心,我自己的靈。我誦念時的聲音,是前所未有的溫和、清晰與安詳,我的耳朵帶著我的心靈,專注地進入了禱告文中寧逸的世界,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驗,這體驗確實讓我很驚訝。更讓我驚訝的是,之前很是騷動的磁場,盡然都在祈禱文的誦念聲中,很自然的退去。毫不費力的整頓了道場中的磁場,也圓滿的化解了在騷動的磁場之下,可能延伸的種種問題。
意料之外的收穫,使我喜悅且驚奇,這到底是怎麼回事?單單只有堅強的信念,「信佛所說,行佛所言,必定能感受到大利益。」這是真的!單憑一張小小的文宣介紹,便能深信這是佛所傳下的善法,僅只是遵照著行使,祂們卻給予這麼多的法利!我相信這是佛菩薩們給我們的庇佑。慈經帶給我的震撼,不僅是心靈上的震撼,也帶給我靈性上的震撼。我受到了慈經的大利益,我卻不知道那背後的大力量是來自於什麼。一篇祈禱文,為何會有這樣的力量?我不停地思索,慈經到底引發了我內在所缺乏的什麼區塊?
原來那是對萬物靈性眾生,慈心的真實散發。
我很善良,就像每一位在座的你們一樣的善良,我很容易受感動,我的內心是多情且溫熱,再多的打擊也不曾澆熄我內心裡的真。我對世界與生命抱懷著無限的期待與希望,這樣的情,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跟我一樣溫暖與熱烈,但是我卻不懂的表達。我不懂的如何將這樣的熱烈,化成光芒散發出去,真正的照耀在需要的人身上。就像很多父母親不懂的如何表達對子女的愛。嚴峻的聲貌之下,他的心不可能對子女是冷漠的,不管子女在需要或不需要愛的擁抱的情形之下,子女都不曾真實的感受到。只能在父母偶然的身影中,明瞭父母確實是深愛著他們的。萬一子女始終沒有發現呢?
散發不出來的愛,放在心裡,不管有多真,有多濃烈,那都像真空包裝裡的產品一樣的感受不到。是什麼樣的原因讓我們把濃醇的慈愛都包藏在內心裡,與外隔絕呢?學佛,受佛法教,我們學會了用另外一個角度去寬容別人,學會的適時的伸出手給予他人幫助,我們學會的悲天憫人,我們學會了擁有更大的愛,我們學會了對小蟲小貓小狗不加以傷害,以為這就是學到的慈悲。但是對於傷害我們的人,只學會了空洞的原諒與寬容,為對方找各種理由來說服自己「應該要原諒」,卻做不到祝福他人好,然後將整件事情真正的遺忘。我們學會了唸佛,但在生活上還是有看到了,會覺得放在眼裡礙眼的人,我們做不到面對這樣的人,也能真誠的祝福他好。
唸佛這麼久,回向偈裡的:「世世常行菩薩道」。菩薩道是什麼?念了這幾年,還是不知道。回向偈裡的:「願眾生共成佛道」,原來這就是在祝福,念了這幾年,到現在才知道。《普門品》裡的:「發大清靜願」,《彌陀經》裡的:「四十八願度眾生」,《華嚴經》裡的「普賢行願」,每部經典裡都有佛菩薩祂們的「願」,原來這些「願」就是在願眾生好,到現在才知道!而《慈經》裡的慈心觀,就是在培養修行者具足這樣的願力。祈禱文裡的字字句句,都在將平時所培養的慈心慈願,散發出去。
慈心觀,實際的修法,我並不瞭解。找得到的現有資料裡,有解說,卻沒有儀軌。那天之後,我在不同的情況之下不停的運用到《慈經》,我在每日的早晚日課之後,對流置在廟外的無形眾生誦念《慈經》。我對每日日課之後回向的宿世冤業誦念《慈經》。有信徒來讓我們處理他們的問題,我們讓信徒分別在處理前後誦念《慈經》。信徒的重大案件,處理過後我們用《慈經》回向。同修們固定的修課日,我們誦念《慈經》,帶領同修一起感受《慈經》,每一位都如同我第一次誦念時的體驗一樣,她們都獲得身心靈三方面的寧靜喜悅。
多次的經驗之下,證實了這部小小《慈經》的震攝力。
修行者都會在做功課之候做回向,儘管是非常認真修習的人,也總有或多或少的內德尚未具足,無法回向化開的宿世恩怨。《慈經》能溫和且有效的化開這些嗔怨與執著。
佛陀所留下的《慈經》真的好,『她』真的值得被好好地推廣,我在念的時候就是專注地念,用心去體會它們的需要,用心想:還有誰需要被祝福?一次比一次強烈地讓我感覺到全身很熱,似乎整個身軀不停的漲大,好似可以將許多的生命捧起在手心上給予呵護一般。似乎無法形容的光芒從全身的毛細孔散發出去,儘管很強烈,內心卻很安定,給我很大的無畏懼的力量,《慈經》慈經讓我覺得我可以面對一切。不再恐懼是否能力不足。
經常誦念《慈經》,許多眾生得到祝福,它們也會慢慢讓我體會它們真實的需要什麼?我也會依照我的感受,分別針對無形體眾生的需要而更改我的祈禱文內容,這內容是活的,活躍的變通是來自於你的慈心,是來自於眾生的需要,她並不是有一定的形式,她並不像咒語一樣,沒有非得這麼照著念不可的約制,她沒有時間限制,她沒有侷限於唸誦者的身份,也沒有侷限於修習的年資長短,她沒有門派的限制,沒有祝福對象的限制,更沒有空間的限制。
將你的慈愛散發,藉由祈禱文來祝福眾生好,並不需要慈心的完全具足,不必擔憂自己的慈心不夠完善而不敢祈願眾生好。就像一個自責不是稱職的母親,並不會因為不稱職而抹滅了她對子女的愛心,她只需要多加學習如何表達愛而已。
慈心觀的修習方向,就是教導修習直至內心不再存有任何一點的仇恨,不再存有任何一點的恐懼,不再存有任何一點的敵意,透過這樣的方式,來長養和成就慈心的修習,慈心觀引導修行者如何培養出對眾生,甚至對整個宇宙散發無限的慈心。佛陀相當讚歎慈心。佛陀曾說:「比丘,不管世間的任何功德,都不如散發慈心的十六分之一。慈心的散發遠遠地超越任何光芒。」
這部經並不只是拿來念誦而已,而是當你誦念時,同時也是在修習慈心觀了。而且,並不是誦一次就足夠,是需要不斷培育的。不只是拿來作為每天的功課之一,不只是需要的時候拿出來念過一次。這並沒有什麼不好,只是不夠。我們不應該只是如此,我們必須很認真地修習以長養慈愛心。
其實如果能在每一個儀式之後都誦念這部經回向,不但對整個儀式無害,而且能讓有形體的眾生、無形體的眾生,在這整個儀式裡的眾生,都能明白今天作這樣的儀式,其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?修行到底是為了什麼?讓雙方都能夠體會得到佛法的好,那麼這個儀式將是更圓滿了。
這本書中的祈願文與音樂CD中附帶的內容有許多不同,但其實意義上是大同小異,我只是將我修持經驗中的感受,將需要被祝福的眾生群,以及它們的需求,多加註了在祈願文裡面。有些眾生很執著,但是誠心的祝福,希望它們好,是誰都不會拒絕的。
只有一點要件,那就是祝福者在祝福眾生的時候,你的內心必需是真誠的祝福。不急躁,不煩惱,不恐懼,不懷疑、無有任何的敵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